欄目導航
熱點文章
- 建筑工程技術-鋼筋與混凝土技術09-12
- 建筑工程技術-高性能門窗技術10-19
- 建筑工程技術-地基基礎和地下空間工程技術09-12
- 中科低碳新能源技術學院召開班導師工作會議04-17
- 建筑工程技術-鋼結構技術09-25
大數據時代智慧校園中的應用與教學
引言
教育關乎國計民生,大數據正在走向教育的領地,一個屬于教育的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,隨著網絡的發(fā)展,新的技術和手段促使中國傳統的教育方式發(fā)生了質的變化。大數據環(huán)境下,對傳統的教育思維和理念產生著顛覆性的影響,能夠大大地提高教學效率和科研的有效性。 “互聯網+”時代,已經從數字化校園發(fā)展到智慧校園,智慧校園備受關注,已經成為研究的熱點,智慧校園的建設是教育信息化發(fā)展的必然趨勢。
以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現代化已經成為當前必須具備的思維 ,教育信息化不僅改變著中國的教育 , 也在創(chuàng)造著中國教育的未來, 信息化的智慧應用已經開始廣泛應用。 它既影響學校內部的管理和改革 ,也驅動著整個教育領域的變革 ,不僅僅可以用于在線學習,還可以應用于招生、教學科研、學校管理、家?;?、教育決策,還可以進行個性化匹配,照顧學生的個性化需求,關愛 每一個學生的成長。
智慧校園
?? 什么是智慧校園
智慧校園是以借助新一代的智能物聯 、大數據、移動互聯 、 商業(yè)智能、知識管理、社交媒體等新興信息技術,全面感知校園 群體的工作 、學習 、生活場景特征 ;并對信息處理加工,從而為師生群體建立智能的教育教學環(huán)境和舒適便利的工作學習生活環(huán)境 ,實現可定制的個性化服務需求 ;打造物聯化 、智能化 、 感知化、信息化的新型校園。 智慧校園是對原有的數字化校園的擴展和提升,可以更好地面向學校資源的管理和調度。
?? 智慧校園的特征
智慧校園要實現將個人擁有的各種資料和信息進行收集 、 整理、消化吸收、分享和創(chuàng)新,為廣大師生提供一個全面的智能感知環(huán)境和綜合信息服務平臺 ;基于云計算 ,通過智能融合技術的應用實現對海量數據的存儲 、計算與分析 ;通過智能感知環(huán)境和綜合信息服務平臺 ,為學校與外部世界提供一個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接口,來推動學校的可持續(xù)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 ;提供基 于角色的個性化定制服務。
?? 應用
智慧校園應用系統及平臺的建設應根據各個學校的應用實際,購買或開發(fā)具有針對性的應用軟件系統或平臺 。 應用系 統及平臺的建設包括應包含網絡教學平臺 、 科研管理平臺、校 務管理系統、辦公系統和校園服務系統等。 這幾個應用系統及 平臺統一數據格式和接口 , 相互間根據通用的標準和規(guī)范 ,彼 此信息共享、暢通,從而實現對學校教學、科研、管理、服務相關 的數據進行整合、集成,統一管理和控制,實現全面智能化的應 用和監(jiān)管
智慧學習環(huán)境
?? 智慧學習環(huán)境的概念
學習環(huán)境的要素包括學習者(Learner)、資源 (Resources)、 技術(Technology)、地點(Location)和情境 (Situation)等 。 物理環(huán)境包含一些可以學習的場所 ,虛擬環(huán)境包含各種學習系統和 學習社區(qū)等 ,智慧的學習環(huán)境是這些系統的資源整合 ,可以利用系統進行學習、資源利用和智能分析等。 因此智慧的學習環(huán) 境是物理環(huán)境與虛擬環(huán)境的深度融合 ,可以讓學習者感知學習場景 ,還能夠對學習者進行身份識別 ,為其提供適合的學習資源等,同時可以記錄學習者的學習過程 ,進行分析和評價,從而 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作用。 總之智慧的學習環(huán)境就是利用網絡 信息技術,物聯網技術、智能感知技術等,為學習者提供一個集環(huán)境 、資源 為一身的智能的學習環(huán)境 ,為個性化學習的開展提供的強有利的支持。 智慧學習環(huán)境的基本特征是智能性 、人性 化、開放性和社會性。
?? 如何推動教學改革
智慧校園和智慧學習環(huán)境是教育信息現代化的熱點問題 , 與傳統數據相比,大數據具有獨特的優(yōu)勢,智能化地進行信息的采集 、分析和反饋 ,從 而可以適應改變,調整當前的教學計劃,實現因材施教。 學習環(huán)境中的自然環(huán)境因素主要指聲 、光、 溫度、空氣等,智慧校園中可以進行智能控制 ,將為學生創(chuàng)造更 舒適的學習環(huán)境。 智慧學習環(huán)境使學校的教學更加人性化和 智能化 ,在構建自主探究的學習環(huán)境中 ,對教學質量的提高有重要的應用價值。
(1)未來教室是智慧校園建設中的一個重要成果,它將徹底顛覆學生、家長對傳統教室的想象。 未來教室里,只有一個超大電子白板,老師只需用手指,所有的教程就以圖文并茂、聲像結合的形式出現在學生的眼前 。 而學生只要隨手拎一個“電子 書包”即可輕松上課,未來教室最大特色在于互動連結 ,除了課堂多媒體互動, 還可以通過遠程互動系統實現班級與班級 、學 校與學校之間的高清互動學習 ,學生就像坐在一個超大公共課 堂,分享來自全球最好的老師講座與教學資源。
(2)網絡學習平臺也是智慧校園的一部分 ,現在校園網、無線網無處不在 ,學習者可以通過電腦 、Ipad、手機等隨時隨地的進行學習,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。 只要有網絡,學生可以在任意場所除了上課 、完成作業(yè) ,教學反饋還以 在平臺上與老師或者同學進行遠程互動。
(3)模擬真實的場景進行教學 ,可以使學生的感知更加直觀 ,理解更加容易 ,體驗更加真實 ,不但激發(fā)學生的學習興趣 ,同時也開闊了學生知識空間和視野 。 傳統教學會碰到一些局限,比如實驗材料或者器材的缺乏 ,使一些教學活動無法開展, 智慧的學習環(huán)境可以采用多媒體數字模擬的方法來演示教學及實驗過程,智能感知的課堂會給學生一種全新的體驗 。 同時也使教學從知識傳授過渡到培養(yǎng)學生科學素養(yǎng)和信息素養(yǎng) ,對 提升學生獨立思考和協作交流均有促進作用。
(4)智慧的學習環(huán)境中,通過分析系統中記錄 的學習過程可以為學習者提供個性化服務定制。 即通過統計分析學習者的學習過程 ,總結出其行 為模式特點和學習基本情況 ,然后為學習者提供合理化的建議和適合的學習資源和課程。 大數據提供的數據更加科學和直觀 ,作出的評價更加準確 ,對于指導學 生的學習更加有效和個性化。 同時教育大數據可以客觀地反映 教育事實,呈現教育現象,給教育教學改革提供決策參考。 高校 中的數據具有很高的教學和科研價值 ,開展高校數據分析的應 用可以輔助高校教學管理 ,改變教育領域傳統的授課模式和學習模式。
我國教育大數據處于起步階段 ,數據采集網絡處于布局和建構中,在教育決策和教學的運用中也處于摸索階段 ,大數據人才培養(yǎng)的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 。 未來十年 ,是 IT 時代向 DT 時代逐步演進的十年。 教育信息化需要研究如何讓數據驅動業(yè) 務,讓數據變成業(yè)務。
IT 時代強調的是“服務”,DT 時代強調的 是“體驗”。 只有治理好的教育大數據才可能為用戶帶來良好的 體驗。 建立和發(fā)展智慧校園是優(yōu)化教育教學環(huán)境 、深化教育改 革的重要途徑,是未來教育發(fā)展的方向。
智慧校園作為數字校園發(fā)展的高級階段 ,國內目前尚無成熟案例 ,而且很高校在建設中也存在一些問題。 智慧校園的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 ,而是一個漫長的系統過程。 在加強校園網絡建設的同時,也要提高教職工和信息化水平,在總結經驗的同時,考慮自身的發(fā)展特點,最終建設適合自身的特色智慧校園,推動教學改革。
- 上一篇:高職院校建設“智慧校園”如何創(chuàng)新?這里有四個小妙招[ 10-17 ]
- 下一篇:智慧校園之校園門戶平臺發(fā)展史[ 11-01 ]